江南·APP(中国)官方网站 - ios/Android版下载早啊贡茶
发布时间:2024-07-10 09:26:38

  江南体育app下载跨越千年的一片叶子,冲入杯中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饮品。从古至今,茶都是人们爱不释手的一种饮料。

  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四川泸州茶为何能长盛不衰?有何独到之处,荣登贡茶之列?新年第一杯早茶,为何独对它念念不忘?在名茶荟萃的中国,泸州茶又如何突出重围?

  “云贵川边缘地带是世界上茶的发源地。”泸州市茶叶学会秘书长余莲说,处于这一地带的古叙境内,百年以上的乔木古茶树就有1万余株。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关于茶叶产区的记载中提到泸州。到了宋代,《茶叶通史》和黄庭坚的《煎茶记》中,特别提到了泸州纳溪地区的梅岭茶,因为优质,荣登贡茶之列。

  叙永后山花茶、古蔺牛皮茶、纳溪凤羽茶、泸县玉蟾茶都曾在不同时代享有盛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叙永茶的高光时刻。随着后山花茶声名远播,叙永茶走出四川,远销北京、乌鲁木齐等地。叙永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章继华介绍,叙永曾是泸州第一产茶大县。在上世纪80年代,叙永茶的产区面积就达3万多亩,仅后山花茶年产量就有50万斤、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其品牌、知名度在泸州也是首屈一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纳溪茶崛起。曾在农业部门工作多年的纳溪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大授回忆说,以前,农民都想多种粮食填饱肚子,对种茶提不起兴趣。“年年种茶不见茶,一年种、二年铲、三年光板板”是那时农民种茶的线年,纳溪茶迎来从零星种植到建设新式茶园的重大转折,开始了艰难的新式茶园推广之路。经过3年的示范、推广、动员,新式茶园从无到有,在纳溪全面开花。

  产量提升,却苦于没有名茶,纳溪开始进行制茶试验。上世纪80年代,泸州茶产业兴起推广良种、创制名优茶热潮,纳溪凤羽、叙永红岩迎春、古蔺牛皮茶等脱颖而出。王大授试制的凤羽茶连续4年获得四川省优质名茶奖,与当时同获此奖的竹叶青齐名,纳溪有了自己的名茶。有了制茶经验,王大授开始带领大家试制乌龙茶、红茶、花茶等,当时纳溪规模化生产的乌龙茶就已远销日本。

  从宜宾农校茶叶专业毕业的余莲,1982年进入纳溪农业部门工作,师从王大授。她记得,纳溪开始规模化种茶后,乐道子供销社曾因茶而火。纳溪主要生产绿茶,当时经供销系统收购后,再送外贸系统的精制茶厂分级出口,供不应求。

  余莲回忆,后来,茶叶从“二类商品”调整为“普通商品”,又经历茶场茶厂改制等政策调整,纳溪茶叶市场一度陷入低迷,茶园大面积弃管,茶厂倒闭。为扭转困局,1990年前后,纳溪开始引进推广良种茶,普及名优茶加工技术。推广的良种茶销售价格是普通茶叶的好几倍,当时茶农出售的鲜叶也比以前价格高出三四倍,这极大提高了茶农和制茶者的积极性。纳溪茶产业走出低谷,为此后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30年来,纳溪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截至目前,茶园面积已达30余万亩,茶叶综合年产值已达70多亿元。纳溪跨入全省茶叶十强县行列。

  泸州茶产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革、销售模式的打破,不少泸州名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名茶声名鹊起。

  每年农历正月开始,“中国特早茶之乡”纳溪的茶山就开始忙碌起来,来自云南、福建、贵州等全国各地的茶商纷至沓来,抢购春茶的第一批青叶。

  纳溪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也是川内最早开始采摘的地区。纳溪特早茶,好在一个“早”字,每年第一杯早茶是纳溪人喝的“年夜茶”。

  早,正是泸州茶的优势。纳溪区、叙永县、古蔺县均被列入四川省特色早茶优势发展区域。

  3月2日,四川省第十一届茶叶开采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纳溪区中国特早茶城举行,拉开一年一度的采茶序幕。“纳溪特早茶”品鉴会、经销商大会、斗茶大赛、茶旅推介等活动轮番上阵,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纳溪特早茶”是首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互认产品,其公共品牌价值已超45亿元。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正是当前纳溪茶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纳溪区依托区位优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和培育“精制川茶”重大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纳溪特早茶”产业发展,让茶产业成为纳溪区的主要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而作为泸州茶的另一个主产区,叙永县近年来抓住“东茶西移”机遇,发展新茶区,改造老茶区,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7万多亩。

  “叙永山区北低南高,茶区分布在海拔300米——1200米处,已形成‘北早南优中名茶’的布局。”章继华说,叙永北部向林、天池、江门一带生产特早茶;南部后山一带为生态绿茶生产区域;中部叙永镇红岩坝、正东黄草坪等地以生产名优绿茶、大宗茶为主,其中草坪翠芽、红岩迎春尤为有名。

  泸州市经济作物站副站长李明红介绍,泸州主产绿茶,绿茶产量占比95%,具有“早、优、香”等特点。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茶类也陆续涌现,但总体占比不高。

  泸州市现有茶树种植面积44.5万亩,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25亿元,综合年产值突破8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泸州茶产业区域集聚特征明显,正在形成以纳溪区为主,叙永县、古蔺县为辅的发展格局。

  “当前,泸州正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百亿中国特早茶产业带。”李明红说,全市构建了以纳溪为主的30万亩特早茶产区,叙永县、古蔺县为主的10万亩乌蒙山优质绿茶和古树茶产区,重点打造了纳溪区梅岭茶产业园区、叙永县红岩坝优质绿茶产业园区、古蔺县马嘶优质绿茶产业园等10个茶叶园区。

  下一步,泸州市将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利用全国茶叶发芽最早的优势,与重庆永川、荣昌串点连片发展,共同打造中国特早茶产业带。

  1月30日,第一批22吨货值30万元的泸州大宗茶通过中欧班列,运抵乌兹别克斯坦。泸州拉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逢春说,以前,泸州茶是通过外地贸易公司间接出口,这次是泸州企业首次大规模出口泸州茶。

  夏逢春说,乌兹别克斯坦绿茶进口量大,每年进口3万多吨,在进口中国茶叶的国家中排名第三。“目前正在谈小包装茶出口事宜。”尝到甜头的夏逢春,密集与乌兹别克斯坦客商对接,又一笔年出口近400吨小包装茶的订单正在洽谈中。“随着出口量增加,茶农收入也会增加。”

  以初加工为主,大多以原料茶形式销售,产业链不完善,产品附加值低,这是泸州茶发展的痛点,也是夏逢春的痛点。作为贸易企业,采购回来的茶叶,要到外地进行精加工,品质和价格受制于人。为此,夏逢春下一步准备投入生产线,自己进行茶叶的精加工和包装,降低生产成本,让泸州茶出口到更多国家。

  直面泸州茶发展痛点,如何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泸州市各大产茶地、产茶企业进行了探索。

  “梅岭茶叶主题公园旅游线路”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在梅岭茶叶主题公园,游客可以体验制茶,采青、炒青、烘干、摇青、晾青……手工技艺的魅力令大家流连忘返。在梅岭村,游客还能品尝到用茶汤和茶粉制作的面点甜品,抹茶酥、抹茶饼干等特色美食受到追捧。

  近年来,纳溪区推动茶园景区化建设,探索“茶园+研学”“茶+酒”等融合模式,推动“茶叶+文旅”深度融合。目前,纳溪区已建成观光茶园10万亩,产业带沿线处。其中,茶叶公园全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年茶旅收入达9亿元。

  5月22日,一辆满载8吨茶叶干叶的货车,跨越1800多公里后,顺利到达浙江省丽水市的新茶饮生产企业车间。这批新茶饮原料来自叙永县向林镇跃龙村。开发生产新茶饮原料,正是叙永茶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章继华介绍,叙永开发生产新茶饮原料,就是将茶叶预处理后直接卖给饮料生产企业,再由企业加工成市面上流行的奶茶等新茶饮。目前,叙永县生产的新茶饮原料销量正在扩大,已占到叙永县茶叶销售量的30%。

  不久前,一款叫茶味爽的含片投放市场,反响不错。这是叙永县一企业的新探索,通过科学技术加工,生产一款不用冲泡,可以直接含在嘴里吃的“茶”。泸州在茶产品的开发上不停尝新,茶的吃法也有新花样,古蔺县的茶叶炒腊肉就曾登上央视。

  “支持酒企带动茶企,提升‘泸茶’品牌形象与影响力。”李明红说,下一步,在市场开拓方面,泸州还将推动泸州茶融入泸州酒发展链,探索茶酒品牌的间接触达,实现借酒飘香。(彭茜、许亚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