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方网站近日,走进湖南省溆浦县祖师殿镇赤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硕果累累的果林。几名六十多岁的老林农,正在梨园里忙着采摘。村支书舒志军指着果林说:“你看看,六十多岁的老人以前在外面打工都没人要,现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全靠林改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2019年,溆浦被列为怀化市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县。该县围绕“山要怎么管”“树要怎么护”“钱从哪里来”等堵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林地信托模式改革。
祖师殿镇赤溪村就是林改受益的典型村。通过林改,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7万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6000元,一举脱掉了贫困帽,变成了富裕村。
早些年,赤溪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1168人,田地不足1000亩,人平几分地;林地4600多亩,大多是贫瘠的荒山,靠这些土地山林的产出收入根本改变不了村里贫困落后的现状。
祖师殿镇赤溪村敢于“吃螃蟹”,大胆先行先试,第一个站出来进行林地改革试点。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林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鼓励村民将分散林地的承包权、经营权交由村集体统一托管。
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合同,把村民所有的分散林地租赁下来,交由村集体统一承包和管理。通过经营权流转方式,由村集体牵头,积极引导和吸引产业大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林地资源租赁和合作开发。
这样,“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三方受益,形成了三方利益共享发展新模式。
林地信托,解决了林农外出务工无人来管的问题,也解决了林农个人林地租赁不出去的问题。
“以前周边的林地是荒山,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没人管理。这些荒山不仅没给林农带来收入,还给村里增加了森林防火的压力。林农想租出去,但林地面积少,找不到租赁对象,一些有投资意向的公司找到我,希望租到集中连片的林地。”谈起林改试点时,原村支书舒健华说:“林农想租出去,有投资意向的想租进来,就是缺少一个中间平台搭桥牵线。”
舒志军介绍说,村里引进绿叶生态农庄,将集体信托的3400亩林地全部流转,发展金秋梨、脐橙等水果基地,年创产值350万元。
在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该县坚持多管齐下,持续推出林业改革“套餐”,进一步解决林地信托难题。
“实施林地集中连片改造,变‘小山’为‘大山’,解决林地细碎化问题,是成功推进林地信托的关键。”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晓介绍说。
过去,小块林地租赁无人问津。如今,通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进行土地平整,修建机耕道和水池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林地价值,一块块小山集中连片成为整齐划一的梯土,变成了农业合作社承包的抢手货。截至目前,全县托管林地地块由原来6.1万余块整合至1.1万余块,块均面积由3亩扩大到200亩左右,涉改区域内60%林地实现化零为整。
林地信托要取得效益,还要租赁企业或合作社有钱来流转林地。不然,林地信托也会变成村集体的负担。
林业部门积极想办法解决融资难问题,与财政、金融部门会商出台政策,提供流转林地担保贷款。林业部门推荐优质诚信企业,财政部门联系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金融部门提供贷款。目前,全县有6家公司通过担保贷款融资1500多万元,8家优质企业获得欧投贷款3000万元。
湖南万木春油茶发展有限公司就得到了担保贷款,尝到了贷款服务的红利。公司投资4000万元,并申请欧投贷款402万元,流转林地1.53万亩,建成优质高产油茶基地6000亩,年产优质茶油5万斤,产值达400余万元。
雪峰山旅游公司就是多元化发展的典型。公司流转统溪河镇穿岩山等4个村4000余亩林地,建成了龙凤玻璃观景台、山鬼高空玻璃栈道、玻璃吊桥、高山无边际泳池等旅游景点,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将“山区”变“景区”,文旅模式入选全国5个重点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之一。
林改“套餐”一落实,林地信托如火如荼。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升至41亿元,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截至目前,溆浦林地信托模式已推广至全县15个乡镇,累计完成了1.8万户18.4万亩林地流转,林地生态变现和利益链接惠及全县30多万人。
通过林地信托,培育壮大了以山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链产业。2023年,该县在龙潭、黄茅园等乡镇培育山银花核心种植区,流转林地12.6万亩栽种山银花,综合产值达13亿元,帮助农民年增收近6000万元,被授予全国首个“山银花之乡”称号。
怀化文理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药材黄姜加工的龙头企业。为扩大产能,公司在深子湖镇流转林地4000余亩,发展林下种植黄姜,产值达2000万元。
溆浦瑶茶加工企业,共流转林地面积6000多亩,年产瑶茶100余吨,产值达1600万元,并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完整产业链,解决400人就业,创税收13万元。
与此同时,水果、油茶等经济林产业不断壮大。溆浦将油茶产业列入“5+N”重点产业链。通过林改,已发展专业油茶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油茶专业合作社15个,种植大户37户。截至2023年底,全县油茶面积25余万亩,其中,新建丰产林7.1万亩,改造低效林10万亩,实现年产茶油0.4万吨,综合产值达7亿元。
该县还积极推进林旅融合化,将优质的林地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林旅”产业。成功创建2个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3个“国字号”公园,被评为全省旅游资源重点县、大湘西精品线路重点县,“锦绣潇湘·神韵雪峰”列入全省旅游五大板块之一。雪峰山文旅公司通过“景区带村”模式,带动周边10万余名农户受益,被评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示范项目,被国际减贫联盟纳入全球20个减贫案例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83万人次,旅游收入34亿元,分别增长78%、85%,创历史新高。(周红波 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