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文化新使命 探索宣传新路径br——四川省方志文化宣传工作综述江南app·(中国)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01 19:49:40

  JN江南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功能,近年来,全省地方志部门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牢固树立,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壮大宣传阵地,优化宣传内容,做实宣传效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风格的地方志宣传工作新路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了方志力量。

  科技的发展使得大众对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电子读物的阅读变得普遍而广泛。全省地方志部门因应时势之变、紧跟时代脚步,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在立足自有平台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建设新平台扩容赋能,整合优化资源,不断做大做强“线上+线下”方志文化宣传阵地,宣传平台声量能级不断提升。

  建强新媒体矩阵。全省地方志部门坚持以开放思维紧抓信息化时代历史机遇,立足自有平台影响力的提档升级,充分运用“互联网+”,将地方志与新媒体充分结合,建强以微信公众号为重点的线上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出富有四川特色和四川品味的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立体传播格局。

  省地方志办站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四川省情地情和巴蜀文化的高度,2019年6月1日,改版推出四川省情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浏览量4.29亿次,独立访客4395万名,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实施“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定位调整,成功从地方志业务平台转型为传统文化、巴蜀文化传播平台。打造“方志四川”“两微十四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一云”新媒体矩阵,聚合“微信及时推送、网站聚合汇总、矩阵及时分享”平台优势,文章“多渠道发布、多层次传播”,形成“矩阵共振、内容互联”的集群效应。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文章1.6万余篇,有223篇阅读量超过50万(其中,2022年“方志四川”人民号发布的《战地黄花分外香——记革命老人林向北与他的战友陈昌》、2023年“方志四川”澎湃号发布的《国际视野下的:“一位走在时代前面50年的天才”》等10篇文章阅读量1000万以上)。2019年以来,“方志四川”获得清博指数“全国最勤奋史志类微信公众号”、澎湃网“最佳政务传播·文旅传播奖”第三名、澎湃网“优秀澎湃政务号”、“澎湃政务号2022年度传播案例”、“澎湃政务号2023年度传播案例”、喜马拉雅“2019政务音频巅峰榜”、喜马拉雅“年度区域影响力政务号”、优质政务类“川观号”、优质政务“封面号”等系列荣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方志四川”新媒体关注用户数46万名,累计访问量12.15亿次,有效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覆盖度和影响力。

  成都市改版推出成都市情网,推进“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转型,提升传播能级,取得强声效果。泸州市利用网媒、纸媒、视媒多载体,打造“媒体矩阵”,点击量持续攀升。广元“知客”成为宣传历史文化的名片,被中宣部肯定。目前,全省16个市(州)建有地情网(或地方志网、史志网),全省市(州)、县(市、区)两级57个地方志部门开通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196个,共同形成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本土文化重要阵地。成都方志、自贡方志、志中阿坝等一批史志类优秀新媒体广受关注与好评。

  改版扩容提质《巴蜀史志》。省地方志办积极探索史志期刊转型发展新路径,在2018年大力改版基础上全面转型升级,将《巴蜀史志》期刊由过去面向史志工作者的业务期刊打造成面向社会公众的巴蜀文化、地情文化期刊。2018年以来,先后出版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四川历史名人、聚焦三星堆、三苏文化等多期专刊,受到省委宣传部、中国期刊协会、四川省期刊协会及社会公众充分肯定。其中,“四川历史名人”专刊等3期专(特)刊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四川省地方志办连续两年在全国、全省期刊工作会议上交流办刊经验。目前,全省市(州)、县(市、区)两级37个地方志部门主办史志期刊37种,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联动建设宣传阵地。全省地方志部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方志文化线下阵地建设新路径。在全国地方志系统首创方志馆高校分馆建设模式。省地方志办主动与川渝高校对接,先后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18所高校建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组织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地方志机构向方志分馆捐赠史志书籍2.3万余册。创建乡村史志阅览室。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地方志机构上下联动,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史志氛围浓厚、示范辐射强的乡村(社区)设立史志阅览室,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史志宣教示范新格局。开设史志专柜(架)。与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开展地方志进公共图书馆活动,在全省205个公共图书馆建成地方志专柜或地方文献阅览室,捐赠上架地方志文献4.7万余册。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成方志馆46个,设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18个,四川方志文化宣传基地1个,建设史志阅览室1071个,与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开设史志专柜(架)185个;推动全省建成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524个,数字方志馆13个。

  成都初步形成由“成都方志馆+11家方志分馆+130家微方志馆”组成的方志文化宣传服务阵地群;自贡推进“方志驿站”建设;德阳建设德阳市史志馆四川建筑工程学院分馆、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分馆;广元创新实施市、县(区)“1+7”史志一体化联动机制;内江建设内江市党史方志馆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分馆;南充市方志馆2022年3月23日开馆至2023年底,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500余场次2.3万余人次,同时建设南充市方志馆市政协机关分馆、张澜纪念馆分馆、前村文化集团分馆、仪凤街小学分馆;宜宾建设宜宾史志馆宜宾学院分馆、宜宾市图书馆分馆;广安建设广安市方志馆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分馆;眉山史志馆2022年10月18日开馆至2023年底,接待省内外团队194个5000余人,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全市各县(区)史志馆建设。成都、自贡、乐山、宜宾、达州、巴中、雅安、眉山、阿坝、武胜县、西昌市史志阅览室建设成效突出。目前,全省初步形成“省(市、县)方志馆+省(市)方志馆高校分馆+省(市)数字方志馆+省(市、县)图书馆地方志专柜(地方文献阅览室)+县(市、区)史志阅览室(微方志馆)+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的方志文化宣传服务集群。

  开展部门联动。全省地方志部门注重协同发力,改单打独斗为联合纵横,借力其他部门(行业)优质平台和主流媒体平台,共享信息资源,相互赋能,实现共赢。省地方志办联合省直机关工委、教育厅、原省扶贫开发局、团省委、四川日报社等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党百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征文活动,会同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开展“记录百年党史感恩伟大时代”论坛征文等,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极大提升了地方志部门影响力。与“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新华社四川分社、人民网四川频道、中新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等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化协作关系,与四川封面新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华西都市报》《读者报》建立稿件合作使用关系,放大全方位宣传的“聚合效应”,拓宽地方志传播渠道,提升地方志影响力与传播力。2021年8月以来,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发布地情文章(含视频)220余篇。积极向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投稿,宣传地方志部门工作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2022年5月13日,“川观新闻”发布《说话算数|四川机关党建传播力数据分析报告》,根据大数据分析,2019—2021年四川机关党建十大热门稿件中,省地方志办3篇文章上榜,分列第2、7、8位。2023年,省地方志办会同省广电局开展“神秘蜀韵百部川扬”全省地情短视频拍摄宣传推广活动,到2023年12月底,共接收地情短视频300余集,发布214集。

  成都市地方志办在“神鸟知讯”开设《成都往事》专栏,累计阅读量近200万;联合《成都日报》《先锋》杂志、“成都发布”等媒体推出系列文章,加强历史文化宣传弘扬。德阳市地方志办与德阳市大数据局打好“组合拳”,在月活跃度270余万人次的“德阳市民通”开设“话说德阳”模块,扩大史志影响力。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乐山日报、“无限乐山”手机客户端、乐山综合广播FM102.8等媒体推介《名人与乐山》《乐山简史》等史志书籍、刊载史志文章,展示地情文化。阿坝州地方志办在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开发运营的“美丽阿坝”APP开设“方志阿坝”政务号,在抖音平台开设“文游阿坝”视频号,会同13个县级地方志部门共建“志中阿坝”微信公众号,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全民读志、志慧阿坝”语音讲述志愿者群,“志中阿坝”发布的所有文章均有音频,在传播历史文化的同时,既调动社会各界读志用志,又扩大了地方志影响。宜宾市南溪区地方志办紧密联系宣传、组织、文旅教体、党校、档案等部门及乡镇(街道),合力开展史志宣教活动。泸州市地方志办与“文旅泸州”“泸州酒业发展”“酒城档案”等官微链接,增强部门互动、共享宣传成果。

  全省地方志部门回应时代呼声,树立“民有所需、志有所为”的理念,主动求新求变,依托专业技术和力量,对史志文献进行创造性转化,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持续扩大方志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内容读图化。省地方志办紧跟读图时代步伐,组织力量将《大熊猫志》《九寨沟志》等文献内容进行转化,以图志形式再次创作出版,文约图美的创新性表达,令人爱不释手。《大熊猫图志》一经面世即受热捧,成为中国宣传大熊猫文化的“伴手礼”,纳入中宣部经典中国项目,即将在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出版。巴中市地方志办公室精心组织编纂《巴中文旅康养图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巴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康养优势,成为“诗意山水·红色巴中”的代表性名片。广元市昭化区委党史研究室(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编《柏林古镇图志》,收录图片1000余幅,图文并茂,让读者直观、全面地领略柏林古镇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柏林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苍溪县编纂出版《苍溪猕猴桃图志》,青川县编纂出版《青川县茶叶志》,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宣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编纂《巴人民俗图志》,生动展现巴地巴人巴文化的时代变迁和宣汉特色。

  传播立体化。转变志书传统平面传播模式,推动方志文化可听、可视传播,制作一系列活色“声”香、画面精美、内容丰富的音、视频节目,深受各界好评。省地方志办依托独具特色、群众喜爱的川菜、川酒、川剧、大熊猫等“川字号”特色志书,联合成都广播电视台、喜马拉雅官方电台等制作《舌尖上的四川》《方志四川·熊猫篇》《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川剧的前世今生》《雪山魂》等音频节目800余期,在成都广播电台、喜马拉雅官方电台、腾讯音乐平台等媒体播出。其中,《舌尖上的四川》被评为全国政务专辑人气类前十名;《雪山魂》获评四川省“2022年广播电视优秀主题作品”;《舌尖上的四川》《方志四川·熊猫篇》《川剧的前世今生》入选2023年全国地方志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名单。

  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故事广播FM88.2联合推出“成都记忆”融媒体音频节目30期,获“四川省广播电视局2022年广播电视优秀主题作品奖”,与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集视频节目《天府风流·成都方志故事》,入选2023年全国地方志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名单。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乐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这里是乐山”系列节目,以全媒体传播形式展现乐山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风民俗。隆昌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制作沱灌工程建设、抗美援朝老兵专题纪录片等网络视频作品。资阳拍摄《方志青年说——孔子访苌弘》等系列短视频,浏览量逾10万。大英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会同大英县直机关工委、大英县融媒体中心、大英县象山初级中学联合制作的视频节目《大英象山的红色记忆——音乐党课》,在“方志中国”微信平台发起的地方志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网络评选中,进入音视频类前20名。

  成果数字化。“盛世修志,贵在致用”。为给群众提供便捷的阅读、查询服务,省地方志办持续开展四川省数字方志馆建设,2023年11月1日,“四川方志云”(四川省数字方志馆)上线日,“四川方志云”小程序完成备案,在微信平台上线,极大提高了地方志成果的使用便利程度。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四川方志云”提供可在线阅读的数字化电子版志鉴图书达2550部,其中志书727部、年鉴1395部、地情书及期刊428本,共109万页7.5亿字。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启动全县地方志书数字化工作,安排专人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部门、乡镇、企业编修的各类志书进行扫描整理,为后期建设数字方志馆打下基础。什邡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动对接文化公司,推进旧志数字化工作。德阳市加快推进地方志数字化建设,建成后将有100万页地方志档案资料数字化,并实现图片检索和文献检索,大大提升地方志资料查询效率。三、

  ”的使命担当,依托建立起来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宣传”格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用心推动方志惠民,不断提升宣传效果,切实推动“三个服务”落到实处。服务中心大局。

  全省地方志部门牢牢站在“为党立言”的政治高度,始终将“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作为地方志宣传的中心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及时宣传重大政策、决策部署,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自2021年以来,省地方志办连续4年组织编辑《四川年鉴》简本并送交两会使用,2024年1月,首次推动四川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四川历史文化览读》走进两会会场,在表、委员中广受好评,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成都微记录2023》《自贡市情要览2023》《达州年鉴2023》简本,《雅安市情2022》《阿坝年鉴2023》简本,《宣汉年鉴2022》《彭山年鉴2023》简本,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乐山市夹江县编纂的年鉴或年鉴简本或地情书籍走进当地两会。“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设“时政”“理论”“改革发展”“四川要闻”等栏目,四川省情网开设“焦点新闻”“省政府信息”“重要信息转载”,成都市情网设“党中央国务院信息”“省委省政府信息”“市委市政府信息”,“成都方志”设“每周成都”,“自贡方志”设“月览自贡”,宜宾史志网设“重点推介”,雅安党史方志网设“雅安要闻”,阿坝州地方志网设“省政府信息”,及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巴蜀史志》期刊设“时政辑要”,《成都史志》《攀枝花史志》《泸州史志》《德阳史志》《史志天地》《内江史志》《南充史志》《宜宾史志》《雪原文史》《甘孜州微记录》等史志期刊开设专栏,刊发领导讲话、重要会议精神,占领宣传阵地。省地方志办编纂出版《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巴蜀史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成都编纂出版《成都改革开放志》,在《成都日报》开设“非凡征程·砥砺奋进——从地方志看成都十年”专栏,自贡推出《从地方志看自贡十年》系列报道,泸州市开展“泸州40正当红·见证时光看发展”主题征文,参与“泸州40年40事”“口述泸州40年”专题报道,德阳推出《奋进四十年:德阳1983—2023》,巴中市委史志办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巴中记忆三十年·历史上的今天》专栏。

  全省地方志部门深入挖掘地情资源,推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地情书籍,宣传推介文化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省地方志办编辑出版《巴蜀史志》“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专刊、联合省林草局编著出版《大熊猫图志(中英文版)》;会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编纂出版《巴蜀史志》“聚焦三星堆”专刊;联合阿坝州地方志办、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编著出版《九寨沟图志》,成功打造“三九大”文旅品牌重要文化名片,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2018年,省地方志办首次启动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行动,推进《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图志》编纂。

  ”编纂,《黄龙溪镇志》《洛带镇志》《安仁镇志》入选“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更好为名镇代言、为发展赋能。成都编纂《巴蜀风土杂记》、“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德阳、绵阳、广安、巴中、雅安、凉山、西充、峨边等地编纂出版《德阳味道·餐饮篇》《绵阳地情》《广安市情》《巴中文旅康养图志》《雅安名胜概览》《索玛花图鉴》《魅力西充图文志》《舌尖上的彝味——峨边彝族饮食文化》等特色书籍,宣介当地文旅特色,助力四川全域开放。泸州、甘孜、彭州、旺苍等地主动聚焦本地特色产品、技艺等,编纂出版《方志泸州·地理标志产品》《甘孜图鉴(2019)——甘孜州地理标志产品专辑》《彭州茶》《米仓山茶鉴》《南溪豆腐干志》《石棉黄果柑志》《名山茶叶志》《荥经黑砂志》等特色志鉴和地情读物,助推品牌塑造。服务人民群众。

  全省地方志部门切实担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时代使命,依托建立起来的“线上+线下”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方志教化育人功效。深入开展史志“七进”活动。近年来,全省地方志系统深入组织开展史志“七进”(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不断拓展活动覆盖面、服务面,让方志文化成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省地方志办向学校、军队、企业、机关、博物馆、社区、四大班子离退休干部阅览室、省领导集中居住点阅览室、省委党校学员宿舍等各级各类阅读场所赠送各类志鉴书籍7万余册。同时,省地方志办与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长期合作,通过促进会向机关、学校、社区、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赠送《四川省志》有关专志、《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史志画册、《巴蜀史志》期刊、《蜀韵纪事》地情书籍等图书。成都举行方志文化海外交流合作单位揭牌典礼暨“成都历史文化海外落地展”,省地方志办、成都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四川年鉴》英文版、《成都年鉴》英文版,向世界讲好四川故事。举办史志知识竞赛。着眼打牢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乡思想根基,采取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方式,开展历史文化知识竞赛,省地方志办开展的地方志知识竞赛吸引全省53所高校1.4万余名大学生踊跃参赛。成都“爱成都·迎大运”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活动吸引超60万人参与,16万名少先队员参加线上竞赛。自贡、巴中、雅安等地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史志网络知识竞赛,掀起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承热潮。走上公开课讲台。组织精干力量,围绕传统文化,精心备课试讲,打造优质公开课,并主动走上学校、机关、企业、党校等讲台,宣讲红色文化、巴蜀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省地方志办“方志文化进高校”线上线下同步开讲赢得好评,泸州、内江、雅安等地定期推出的“史志讲堂”已成当地品牌课。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全省地方志系统将继续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文化思想,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流量意识,增强互联网思维,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实做好方志文化宣传工作,为

  建设习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智慧力量。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更好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近年来,全省地方志部门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担负文化新使命 探索宣传新路径——四川省方志文化宣传工作综述2024年02月01日 14时40分

  ”功能,近年来,全省地方志部门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牢固树立“一方之全史”的大宣传观,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壮大宣传阵地,优化宣传内容,做实宣传效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风格的地方志宣传工作新路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了方志力量。一、壮大宣传阵地,提升声量能级

  科技的发展使得大众对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电子读物的阅读变得普遍而广泛。全省地方志部门因应时势之变、紧跟时代脚步,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在立足自有平台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建设新平台扩容赋能,整合优化资源,不断做大做强“线上+线下

  全省地方志部门坚持以开放思维紧抓信息化时代历史机遇,立足自有平台影响力的提档升级,充分运用“互联网+”,将地方志与新媒体充分结合,建强以微信公众号为重点的线上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出富有四川特色和四川品味的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立体传播格局。省地方志办站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四川省情地情和巴蜀文化的高度,2019年

  6月1日,改版推出四川省情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浏览量4.29亿次,独立访客4395万名,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实施“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定位调整,成功从地方志业务平台转型为传统文化、巴蜀文化传播平台。打造“方志四川”“两微十四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一云”新媒体矩阵,聚合“微信及时推送、网站聚合汇总、矩阵及时分享”平台优势,文章“多渠道发布、多层次传播”,形成“矩阵共振、内容互联”的集群效应。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文章1.6万余篇,有223篇阅读量超过50万(其中,2022年“方志四川”人民号发布的《战地黄花分外香——记革命老人林向北与他的战友陈昌》、2023年“方志四川”澎湃号发布的《国际视野下的:“一位走在时代前面50年的天才”》等10篇文章阅读量1000万以上)。2019年以来,“方志四川”获得清博指数“全国最勤奋史志类微信公众号”、澎湃网“最佳政务传播·文旅传播奖”第三名、澎湃网“优秀澎湃政务号”、“澎湃政务号2022年度传播案例”、“澎湃政务号2023年度传播案例”、喜马拉雅“2019政务音频巅峰榜”、喜马拉雅“年度区域影响力政务号”、优质政务类“川观号”、优质政务“封面号”等系列荣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方志四川”新媒体关注用户数46万名,累计访问量12.15亿次,有效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覆盖度和影响力。成都市改版推出成都市情网,推进“成都方志

  ”政务新媒体转型,提升传播能级,取得强声效果。泸州市利用网媒、纸媒、视媒多载体,打造“媒体矩阵”,点击量持续攀升。广元“知客”成为宣传历史文化的名片,被中宣部肯定。目前,全省16个市(州)建有地情网(或地方志网、史志网),全省市(州)、县(市、区)两级57个地方志部门开通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196个,共同形成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本土文化重要阵地。成都方志、自贡方志、志中阿坝等一批史志类优秀新媒体广受关注与好评。改版扩容提质《巴蜀史志》。

  省地方志办积极探索史志期刊转型发展新路径,在2018年大力改版基础上全面转型升级,将《巴蜀史志》期刊由过去面向史志工作者的业务期刊打造成面向社会公众的巴蜀文化、地情文化期刊。2018年以来,先后出版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四川历史名人、聚焦三星堆、三苏文化等多期专刊,受到省委宣传部、中国期刊协会、四川省期刊协会及社会公众充分肯定。其中,“四川历史名人”专刊等3期专(特)刊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四川省地方志办连续两年在全国、全省期刊工作会议上交流办刊经验。目前,全省市(州)、县(市、区)两级37个地方志部门主办史志期刊37种,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平台。联动建设宣传阵地。

  全省地方志部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方志文化线下阵地建设新路径。在全国地方志系统首创方志馆高校分馆建设模式。省地方志办主动与川渝高校对接,先后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18所高校建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组织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地方志机构向方志分馆捐赠史志书籍2.3万余册。创建乡村史志阅览室。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地方志机构上下联动,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史志氛围浓厚、示范辐射强的乡村(社区)设立史志阅览室,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史志宣教示范新格局。开设史志专柜(架)。与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开展地方志进公共图书馆活动,在全省205个公共图书馆建成地方志专柜或地方文献阅览室,捐赠上架地方志文献4.7万余册。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成方志馆46个,设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18个,四川方志文化宣传基地1个,建设史志阅览室1071个,与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开设史志专柜(架)185个;推动全省建成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524个,数字方志馆13个。成都初步形成由“成都方志馆+

  11家方志分馆+130家微方志馆”组成的方志文化宣传服务阵地群;自贡推进“方志驿站”建设;德阳建设德阳市史志馆四川建筑工程学院分馆、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分馆;广元创新实施市、县(区)“1+7”史志一体化联动机制;内江建设内江市党史方志馆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分馆;南充市方志馆2022年3月23日开馆至2023年底,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500余场次2.3万余人次,同时建设南充市方志馆市政协机关分馆、张澜纪念馆分馆、前村文化集团分馆、仪凤街小学分馆;宜宾建设宜宾史志馆宜宾学院分馆、宜宾市图书馆分馆;广安建设广安市方志馆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分馆;眉山史志馆2022年10月18日开馆至2023年底,接待省内外团队194个5000余人,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全市各县(区)史志馆建设。成都、自贡、乐山、宜宾、达州、巴中、雅安、眉山、阿坝、武胜县、西昌市史志阅览室建设成效突出。目前,全省初步形成“省(市、县)方志馆+省(市)方志馆高校分馆+省(市)数字方志馆+省(市、县)图书馆地方志专柜(地方文献阅览室)+县(市、区)史志阅览室(微方志馆)+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的方志文化宣传服务集群。开展部门联动。

  全省地方志部门注重协同发力,改单打独斗为联合纵横,借力其他部门(行业)优质平台和主流媒体平台,共享信息资源,相互赋能,实现共赢。省地方志办联合省直机关工委、教育厅、原省扶贫开发局、团省委、四川日报社等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党百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征文活动,会同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开展“记录百年党史感恩伟大时代”论坛征文等,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极大提升了地方志部门影响力。与“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新华社四川分社、人民网四川频道、中新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等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化协作关系,与四川封面新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华西都市报》《读者报》建立稿件合作使用关系,放大全方位宣传的“聚合效应”,拓宽地方志传播渠道,提升地方志影响力与传播力。2021年8月以来,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发布地情文章(含视频)220余篇。积极向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投稿,宣传地方志部门工作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2022年5月13日,“川观新闻”发布《说话算数|四川机关党建传播力数据分析报告》,根据大数据分析,2019—2021年四川机关党建十大热门稿件中,省地方志办3篇文章上榜,分列第2、7、8位。2023年,省地方志办会同省广电局开展“神秘蜀韵百部川扬”全省地情短视频拍摄宣传推广活动,到2023年12月底,共接收地情短视频300余集,发布214集。

  ”开设《成都往事》专栏,累计阅读量近200万;联合《成都日报》《先锋》杂志、“成都发布”等媒体推出系列文章,加强历史文化宣传弘扬。德阳市地方志办与德阳市大数据局打好“组合拳”,在月活跃度270余万人次的“德阳市民通”开设“话说德阳”模块,扩大史志影响力。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乐山日报、“无限乐山”手机客户端、乐山综合广播FM102.8等媒体推介《名人与乐山》《乐山简史》等史志书籍、刊载史志文章,展示地情文化。阿坝州地方志办在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开发运营的“美丽阿坝”APP开设“方志阿坝”政务号,在抖音平台开设“文游阿坝”视频号,会同13个县级地方志部门共建“志中阿坝”微信公众号,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全民读志、志慧阿坝”语音讲述志愿者群,“志中阿坝”发布的所有文章均有音频,在传播历史文化的同时,既调动社会各界读志用志,又扩大了地方志影响。宜宾市南溪区地方志办紧密联系宣传、组织、文旅教体、党校、档案等部门及乡镇(街道),合力开展史志宣教活动。泸州市地方志办与“文旅泸州”“泸州酒业发展”“酒城档案”等官微链接,增强部门互动、共享宣传成果。二、

  优化宣传内容,凸显方志特色全省地方志部门回应时代呼声,树立“民有所需、志有所为

  ”的理念,主动求新求变,依托专业技术和力量,对史志文献进行创造性转化,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持续扩大方志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内容读图化。

  省地方志办紧跟读图时代步伐,组织力量将《大熊猫志》《九寨沟志》等文献内容进行转化,以图志形式再次创作出版,文约图美的创新性表达,令人爱不释手。《大熊猫图志》一经面世即受热捧,成为中国宣传大熊猫文化的“伴手礼”,纳入中宣部经典中国项目,即将在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出版。巴中市地方志办公室精心组织编纂《巴中文旅康养图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巴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康养优势,成为“诗意山水·红色巴中”的代表性名片。广元市昭化区委党史研究室(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编《柏林古镇图志》,收录图片1000余幅,图文并茂,让读者直观、全面地领略柏林古镇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柏林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苍溪县编纂出版《苍溪猕猴桃图志》,青川县编纂出版《青川县茶叶志》,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宣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编纂《巴人民俗图志》,生动展现巴地巴人巴文化的时代变迁和宣汉特色。

  转变志书传统平面传播模式,推动方志文化可听、可视传播,制作一系列活色“声”香、画面精美、内容丰富的音、视频节目,深受各界好评。省地方志办依托独具特色、群众喜爱的川菜、川酒、川剧、大熊猫等“川字号”特色志书,联合成都广播电视台、喜马拉雅官方电台等制作《舌尖上的四川》《方志四川·熊猫篇》《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川剧的前世今生》《雪山魂》等音频节目800余期,在成都广播电台、喜马拉雅官方电台、腾讯音乐平台等媒体播出。其中,《舌尖上的四川》被评为全国政务专辑人气类前十名;《雪山魂》获评四川省“2022年广播电视优秀主题作品”;《舌尖上的四川》《方志四川·熊猫篇》《川剧的前世今生》入选2023年全国地方志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名单。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故事广播FM88.2联合推出

  “成都记忆”融媒体音频节目30期,获“四川省广播电视局2022年广播电视优秀主题作品奖”,与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集视频节目《天府风流·成都方志故事》,入选2023年全国地方志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名单。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乐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这里是乐山”系列节目,以全媒体传播形式展现乐山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风民俗。隆昌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制作沱灌工程建设、抗美援朝老兵专题纪录片等网络视频作品。资阳拍摄《方志青年说——孔子访苌弘》等系列短视频,浏览量逾10万。大英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会同大英县直机关工委、大英县融媒体中心、大英县象山初级中学联合制作的视频节目《大英象山的红色记忆——音乐党课》,在“方志中国”微信平台发起的地方志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网络评选中,进入音视频类前20名。成果数字化。

  盛世修志,贵在致用”。为给群众提供便捷的阅读、查询服务,省地方志办持续开展四川省数字方志馆建设,2023年11月1日,“四川方志云”(四川省数字方志馆)上线日,“四川方志云”小程序完成备案,在微信平台上线,极大提高了地方志成果的使用便利程度。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四川方志云”提供可在线阅读的数字化电子版志鉴图书达2550部,其中志书727部、年鉴1395部、地情书及期刊428本,共109万页7.5亿字。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启动全县地方志书数字化工作,安排专人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部门、乡镇、企业编修的各类志书进行扫描整理,为后期建设数字方志馆打下基础。什邡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动对接文化公司,推进旧志数字化工作。德阳市加快推进地方志数字化建设,建成后将有100万页地方志档案资料数字化,并实现图片检索和文献检索,大大提升地方志资料查询效率。三、提升宣传效果,做实“三个服务”

  全省地方志系统始终秉持“存史资政、修志为用、服务当代”的使命担当,依托建立起来的全方位立体化的“

  大宣传”格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用心推动方志惠民,不断提升宣传效果,切实推动“三个服务”落到实处。服务中心大局。全省地方志部门牢牢站在“为党立言”

  的政治高度,始终将“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作为地方志宣传的中心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及时宣传重大政策、决策部署,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自2021年以来,省地方志办连续4年组织编辑《四川年鉴》简本并送交两会使用,2024年1月,首次推动四川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四川历史文化览读》走进两会会场,在表、委员中广受好评,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成都微记录2023》《自贡市情要览2023》《达州年鉴2023》简本,《雅安市情2022》《阿坝年鉴2023》简本,《宣汉年鉴2022》《彭山年鉴2023》简本,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乐山市夹江县编纂的年鉴或年鉴简本或地情书籍走进当地两会。“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设“时政”“理论”“改革发展”“四川要闻”等栏目,四川省情网开设“焦点新闻”“省政府信息”“重要信息转载”,成都市情网设“党中央国务院信息”“省委省政府信息”“市委市政府信息”,“成都方志”设“每周成都”,“自贡方志”设“月览自贡”,宜宾史志网设“重点推介”,雅安党史方志网设“雅安要闻”,阿坝州地方志网设“省政府信息”,及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巴蜀史志》期刊设“时政辑要”,《成都史志》《攀枝花史志》《泸州史志》《德阳史志》《史志天地》《内江史志》《南充史志》《宜宾史志》《雪原文史》《甘孜州微记录》等史志期刊开设专栏,刊发领导讲话、重要会议精神,占领宣传阵地。省地方志办编纂出版《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巴蜀史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成都编纂出版《成都改革开放志》,在《成都日报》开设“非凡征程·砥砺奋进——从地方志看成都十年”专栏,自贡推出《从地方志看自贡十年》系列报道,泸州市开展“泸州40正当红·见证时光看发展”主题征文,参与“泸州40年40事”“口述泸州40年”专题报道,德阳推出《奋进四十年:德阳1983—2023》,巴中市委史志办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巴中记忆三十年·历史上的今天》专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省地方志部门深入挖掘地情资源,推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地情书籍,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省地方志办编辑出版《巴蜀史志》“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专刊、联合省林草局编著出版《大熊猫图志(中英文版)》;会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编纂出版《巴蜀史志》“聚焦三星堆”专刊;联合阿坝州地方志办、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编著出版《九寨沟图志》,成功打造“三九大”文旅品牌重要文化名片,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2018年,省地方志办首次启动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行动,推进《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图志》编纂。成都持续推进“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

  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更好为名镇代言、为发展赋能。成都编纂《巴蜀风土杂记》、“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德阳、绵阳、广安、巴中、雅安、凉山、西充、峨边等地编纂出版《德阳味道·餐饮篇》《绵阳地情》《广安市情》《巴中文旅康养图志》《雅安名胜概览》《索玛花图鉴》《魅力西充图文志》《舌尖上的彝味——峨边彝族饮食文化》等特色书籍,宣介当地文旅特色,助力四川全域开放。泸州、甘孜、彭州、旺苍等地主动聚焦本地特色产品、技艺等,编纂出版《方志泸州·地理标志产品》《甘孜图鉴(2019)——甘孜州地理标志产品专辑》《彭州茶》《米仓山茶鉴》《南溪豆腐干志》《石棉黄果柑志》《名山茶叶志》《荥经黑砂志》等特色志鉴和地情读物,助推品牌塑造。服务人民群众。全省地方志部门切实担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时代使命,依托建立起来的“线上+线下

  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方志教化育人功效。深入开展史志“七进”活动。近年来,全省地方志系统深入组织开展史志“七进”(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不断拓展活动覆盖面、服务面,让方志文化成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省地方志办向学校、军队、企业、机关、博物馆、社区、四大班子离退休干部阅览室、省领导集中居住点阅览室、省委党校学员宿舍等各级各类阅读场所赠送各类志鉴书籍7万余册。同时,省地方志办与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长期合作,通过促进会向机关、学校、社区、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赠送《四川省志》有关专志、《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史志画册、《巴蜀史志》期刊、《蜀韵纪事》地情书籍等图书。成都举行方志文化海外交流合作单位揭牌典礼暨“成都历史文化海外落地展”,省地方志办、成都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四川年鉴》英文版、《成都年鉴》英文版,向世界讲好四川故事。举办史志知识竞赛。着眼打牢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乡思想根基,采取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方式,开展历史文化知识竞赛,省地方志办开展的地方志知识竞赛吸引全省53所高校1.4万余名大学生踊跃参赛。成都“爱成都·迎大运”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活动吸引超60万人参与,16万名少先队员参加线上竞赛。自贡、巴中、雅安等地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史志网络知识竞赛,掀起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承热潮。走上公开课讲台。组织精干力量,围绕传统文化,精心备课试讲,打造优质公开课,并主动走上学校、机关、企业、党校等讲台,宣讲红色文化、巴蜀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省地方志办“方志文化进高校”线上线下同步开讲赢得好评,泸州、内江、雅安等地定期推出的“史志讲堂”已成当地品牌课。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全省地方志系统将继续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文化思想,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流量意识,增强互联网思维,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实做好方志文化宣传工作,为建设习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智慧力量。